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之 Pearson 相关系数

众所周知,特征选择是机器学习活动至关重要的一步。最理想的情况下,我们把所有影响目标的独立因素给找出来,然后使用合适的量化手段,就能够得到完美描述目标问题的特征列表,用这些特征去建立合适容量的模型,这样的模型能够完美的匹配我们要解决的任务。

但是实际上这种想法太难实现了,我们往往只能从已有的数据出发,通过一些特征变换和组合得到一些原始特征,然后从这些原始特征中选出与目标相关的特征。

随着深度网络的崛起,越来越多的未经复杂变换的原始特征被加入到了深度网络中,大家期待有用的特征能够被自动的抽取和组合出来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特征工程就不需要了,推荐系统的大牛 Xavier 在技术博客《Rules of Machine Learning: Best Practices for ML Engineering》中提到很多关于特征工程的建议,非常值得一读,其中包含的思想就是特征是随着系统的优化进程而逐步添加的,并非一蹴而就,要始终保证特征的简单、直观、可复用、可监控和可靠性,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时常对系统中存量特征做测试和筛选。

特征选择通常有过滤法(Filter)、打包法(Wrap)和嵌入法(Embed),其中,后两者都是与模型相关的,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,而过滤法是指对特征进行预处理,提前过滤掉一些对目标无益(即对模型无益)的特征,它只考虑任务目标,而与模型无关。

我打算把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都再回顾一遍,力争把每种方法都讲得通俗易懂。这篇文章先介绍 Pearson 相关系数。

Pearson 相关系数的定义

Pearson 相关系数是用来检测两个连续型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的程度,取值范围为 $[-1,1]$,正值表示正相关,负值表示负相关,绝对值越大表示线性相关程度越高。在实际做特征工程时候,如果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取值为负,可以将特征变量取负号,使之与目标变量正相关,这样来保证所有特征与目标之间都是正相关。

两个变量之间的 Pearson 相关系数定义为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和标准差的商:

上式定义了总体相关系数,常用希腊小写字母 $\rho$ 作为代表符号。估算样本的协方差和标准差,可得到样本 Pearson 相关系数,用英文小写字母 $r$ 表示:

记 $\boldsymbol{x}’=\boldsymbol{x}-\overline{x}$ 和 $\boldsymbol{y}’=\boldsymbol{y}-\overline{y}$ 表示对变量 $\boldsymbol{x}$ 和 $\boldsymbol{y}$ 进行 $0$ 均值化,则实际上 $\boldsymbol{x}$ 和 $\boldsymbol{y}$ 的 Pearson 相关系数就是 $\boldsymbol{x}’$ 和 $\boldsymbol{y}’$ 的 cosine 相似度:$r_{\boldsymbol{x},\boldsymbol{y}}=\cos(\boldsymbol{x}’,\boldsymbol{y}’)=\frac{\boldsymbol{x}’\cdot\boldsymbol{y}’}{|\boldsymbol{x}’|\cdot|\boldsymbol{y}’|}$。

Pearson 相关系数的使用条件

使用 Pearson 相关系数之前需要检查数据是否满足前置条件:

  1. 两个变量间有线性关系;
  2. 变量是连续变量;
  3. 变量均符合正态分布,且二元分布也符合正态分布;
  4. 两变量独立;
  5. 两变量的方差不为 0;

这些条件在实际中很容易被忽略。

例如,在视频推荐中,我们可以将用户对视频的播放完成度作为目标变量,检测其他连续型特征与它的相关性,或者将这些连续型特征做特定的变换后,检测其与播放完成度的相关性。

但是播放完成度实际上不是正态分布的,如下图所示(实际上大多数日志统计特征,如用户播放视频数、视频播放完成度等,也都不服从正态分布),因此实际上是不能使用 Pearson 相关系数的,这时候可以用 Spearman 或者 Kendall 相关系数来代替。

另外要注意的是,如果两个变量本身就是线性的关系,那么 Pearson 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相关性越强,绝对值越小相关性越弱;但在当两个变量关系未知情况下,Pearson 相关系数的大小就没有什么指导意义了,它的绝对值大小并不能表征变量间的相关性强弱,这个时候最好能够画图出来看看作为辅助判断。我会在下面的例子里再详细的说明这一点。

举例说明

我们举个例子来看如何计算 Pearson 相关系数(这里仅仅演示计算过程,实际上数据的分布也不满足使用 Pearson 相关系数的条件)。

考虑视频推荐场景下,假设我们的目标 (之一) 是最大化视频的播放完成度 $y$,播放完成度的取值范围是 $[0,1]$,我们需要分析哪些因素跟 $y$ 相关,例如有一维特征是表示用户对视频的偏好度,记为 $x$,它的取值范围也是 $[0,1]$,我们把几条样本中 $x$ 和 $y$ 的取值计算出来,并画成散点图,如下所示:

我们可以按照公式 (2) 来计算 $x$ 与 $y$ 的 Pearson 相关系数:

  1. 计算变量平均值:$\overline{x} = 0.5,\ \overline{y}=0.55$;
  2. 计算平移后的变量:$\boldsymbol{x}=[-0.4,-0.3,-0.2,-0.1,0.1,0.2,0.3,0.4]$,$\boldsymbol{y}=[-0.45,-0.45,-0.35,0.05,0.15,0.25,0.35,0.45]$;
  3. 计算公式 (2) 的结果:$r=\frac{0.73}{\sqrt{0.6}\cdot\sqrt{ 0.94}}=0.972$;

通过计算,我们发现,这个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非常高,这与我们看图得到的认知是一致的。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一维特征作为有效特征加入。

但是,如果我们对这个例子稍加修改,将最后一个数据点 $(0.9,1.0)$ 改为 $(0.9,-1.0)$,如图 3 所示:

从我们的观察来看,最后一个数据点可能是噪声或者异常值,对我们判断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应该不造成影响,但是实际上,我们再次计算一下这两个变量的 Pearson 相关系数,此时的值仅仅只有 $-0.0556$,可以说是几乎不线性相关了,这说明 Pearson 相关系数小并不代表线性相关性一定弱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应该在数据清洗阶段把特征的异常值过滤或者平滑掉以后,再计算它与目标的相关系数。

反过来,Pearson 相关系数大也并不代表线性相关性一定强。图 4 列举了几个 Pearson 相关系数均为 $0.816$ 的变量数据,其中有些变量间并非明显的线性相关,或者是明显的二次相关,只是 Pearson 相关系数恰好较大而已。

附示例的 python 代码:

1
2
3
4
5
6
7
8
>>> from scipy.stats import pearsonr
>>> x = [0.1, 0.2, 0.3, 0.4, 0.6, 0.7, 0.8, 0.9]
>>> y = [0.1, 0.1, 0.2, 0.6, 0.7, 0.8, 0.9, 1.0]
>>> pearsonr(x, y)
(0.97203814535663591, 5.3516208203873684e-05)
>>> z = [0.1, 0.1, 0.2, 0.6, 0.7, 0.8, 0.9, -1.0]
>>> pearsonr(x, z)
(-0.055618651039326214, 0.89592989552025337)

这里,pearsonr 返回的第二个结果是 p-value,其具体含义可参考官方文档

Take-aways

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基于 Pearson 相关系数的特征选择方法,主要注意点总结如下:

  1. Pearson 相关系数是用来检测两个连续型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的程度,并且要求这两个变量分别分布服从正态分布;
  2. Pearson 相关系数仅能度量变量间的线性相关性,如果变量间相关性未知,则 Pearson 相关系数的大小没有指导意义,此时需要借助可视化手段辅助判断;
  3. 两变量的 Pearson 相关系数实际上是这两个变量 $0$ 均值化后的 cosine 相似度;
  4. 如果两个变量是非线性相关,为了使用线性模型,可以先将特征变量进行非线性变换,使之与目标线性相关;
  5. Pearson 相关系数对异常值比较敏感,在数据清洗阶段需要将异常值过滤或者平滑处理。

这是特征选择系列文章的第一篇,其他文章可参考:

  1. 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之 Pearson 相关系数
  2. 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之 Spearman 相关系数
  3. 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之 Kendall 秩相关系数